编者按
“本报的使命就是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发表一切有益于抗战的言论”。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八百里沂蒙创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将这一磅礴宣言贯彻到底,一篇篇社论和文章,就是打击敌人的一发发炮弹,578位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大众红”,是世界新闻史上少有的史诗级篇章。正如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在创刊七周年时所说:“大众日报的历史和山东人民抗战史分不开,它是山东人民英勇抗战的史诗,也是山东人民艰苦抗战的缩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大众报人而言,既是庄严的时代使命,也是对自身光荣历史与办报初心的回望与传承。8月6日起,大众日报推出“纸上硝烟·一张报纸的抗战”系列报道,讲述一张报纸的抗战,也讲述一张报纸记载的抗战,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油印报“双生子”
1939年夏,日军开始对沂蒙根据地第一次“扫荡”。
山东根据地形势十分严峻,沂蒙山区的500多个村庄和集镇,先后被日军占领了400多个,主要交通道路几乎全部被敌人控制,到处是敌人修筑的据点和炮楼,距大众日报创刊地云头峪村只有七八里路的村庄就有日军建的碉堡。
奉山东分局指示,大众日报组成“沂蒙工作团”就地打游击。工作团成立20天,作战3次,打死打伤敌人几十人,报社营业室工作人员赵钧在战斗中牺牲,但同志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可谓成绩大大。但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听取汇报后,批评时任报社总编辑匡亚明说:“你们的任务是保存力量,搞好宣传,保证出报,假如热衷于打仗,力量损失,怎样出报?”
匡亚明接受批评,立刻组织队伍从坡里村移到下柳庄休整,准备出报。
就在这时,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他们一行6月29日一到达蒙阴坡里村,随即加入反“扫荡”的斗争中。
7月初,纵队机关驻岱庄,通信员进来向徐向前报告:一大队日伪军正向我领导机关驻地扑来。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密集的枪炮声。当时,我主力部队已跳到外线打击敌人,只有山东纵队特务团和第五支队六十一团随分局和纵队领导机关行动。徐向前询问了我军兵力情况和敌人进攻的路线,然后果断地说:“不要走,打!虽然我们的兵力少,武器差,但是我们熟悉地形、民情,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可以凭借有利的险峻地势,送鬼子回老家。”
他当即对战斗进行了部署:一部位于地势险要的黑头洼阻击敌人,一部迂回到敌后,发起突然袭击。日军在“扫荡”中从来没有遭到过伏击,立即乱作一团。在我军夹击下,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我军则乘胜追击,敌军伤亡惨重。这一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威望,增强了指战员的信心,改变了以往遇敌“扫荡”常常被动转移的局面。
战后分析,为什么敌人能迅速得到我方准确的位置?有领导怀疑有电台泄密。当时在这一带活动的我部电台,除第一纵队外,还有两部:一部是山东纵队指挥部作战科的,一部便是报社收电讯的。因此这两个单位需接受审查,报纸暂由一纵政治部接办,为此组成了由一纵政治部宣传部长刘子超、民运部长李竹如等同志组成的社论委员会,改由一纵司令部电台抄收电讯。
大众日报战时油印版第一期
8月1日,大众日报油印版三日刊出版,这期报纸针对根据地的形势刊发社论《纪念八一三反对妥协投降》,向广大军民发出呼吁:“粉碎诱降与妥协的阴谋,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进攻,争取相持阶段迅速到来,为保卫祖国保卫世界的和平而奋斗到底!”同期刊登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第一纵队徐司令员向前朱政治委员瑞就职通电》:“案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副总司令彭委令开,兹委徐向前为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朱瑞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山东与苏北境内所有第八路军各部队,等因奉此。遵于七月中进抵鲁南就职视事。”
经审查和整顿,报社解除了泄密嫌疑,也于8月1日恢复出版了油印报,也刊登了徐向前朱瑞就职通电,还特别刊登了“本报启事”:“近承各方纷纷来函,关怀敝社同仁安全,敝社除赵钧同志一人阵亡外,余均安全无恙,本报现已复刊,同仁等对诸君之爱护关切实表感谢,特登报作答。”
大众日报第74期
纸张、油印机驮在骡子身上,借着微弱的菜油灯光收报、编稿、刻印,油印报全系手工刻写,尽量仿照铅印报风貌,1000多份的第一期油印报刚刚印好,外面传来敌情,马上收摊转移。编辑部在坡里村向东转移到塔井峪,住在半山坡梨树下的草棚里,条件虽艰苦,但相对安全,匡亚明在此组织大家出版了石印报(石印质量优于油印)。
从8月1日开始,世面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大众日报,一种由第一纵队政治部主办,序号是“大众日报战时油印版XX号”,从8月1日到10月15日共出版了25期。一种是大众日报编辑部主办,接续“扫荡”前报纸刊号,从73期开始到83期,共出版10期。这两种报纸历战争硝烟都完好保存至今。
9月初,反“扫荡”基本结束,根据整顿情况,山东分局决定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所办之大众日报油印报与大众日报社合并,并充实调整了报社的干部配备。
(于岸青,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馆长)
金斧子配资-金斧子配资官网-最大线上配资-配资炒股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