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笔者接触的人多了,悟出了一个共性规律:所谓幸福快乐,并不一定是事件本身所导致的,很多情况下只是自我看问题的方式所决定的。
很多患者每一次来,总述说一大堆不适,你可以说他心理恐惧,也可以说他总是带着灰色眼镜看世界。但有一点是无疑的,他们的预后也每每差得多。
而临床康复得好的人,通常都是更愿意述说积极感受者。可以说是自我看问题的态度,决定了自我的生活感受。
世界只是人生的映像或镜子。你怎么看它,它就同样反馈地折射给了你。
不知道大家对李开复这个创业名人有无耳闻。他曾经的著作《做最好的自己》一书,走红全国,被视为年轻才俊的精神导师,影响巨大。
一年半前,因确诊为4期淋巴癌,需接受系统治疗而偃旗息鼓了。后来,又复出了,且轻松地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回忆起自己这段彻底改变的经历:
每周至少3、4小时的运动,漫步、爬爬山;和96岁的母亲吃饭;为女儿申请大学、一起策划摄影展…一切都生活在闲暇随性中。
他说:“刚开始对大家表现出来的乐观、淡定,其实是装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在医院检查时,看到肚子里像小鸡蛋一样的都是亮着的感觉。”
后面,他也读了不少书:关于健康、养生、癌症医疗的书,这些书,陪伴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经历了癌症磨难后,他对生活有了更透彻的感悟,看世界的角度也变了。他强调说:原来,生病是一种礼物,促使他进行了思考,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第一,再忙再累也不能让身体垮了。
第二,当生命很快就要结束时,才会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第三,避免太过于功利。
他阐述的趣事更有醒世意义。在生病静养中,他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闻到桂花很香;主人说,以前也是这样啊。
他又发现,主人家的花很漂亮。主人说,以前也是这样啊。接着,他又注意到外面院子里放着的躺椅不错,很想躺一躺;主人说一直都是这样啊。
李开复便问:“你家是不是刚装修过?”主人一脸疑惑:“没有啊,你来过我家多次,你怎么会这样说?”
李开复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多次去他家,因为“满脑子里都只是工作,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都视而不见”。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而笔者有位患者和李开复的情况如出一辙。一开始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胃肠型的、已属4期。
后面接受了笔者的中医药治疗,最初三四年间,他来我处求诊很勤快,几乎两三个星期一次。现已整18年了,一年只来一两次了,因为已完全康复,且康复得很好。
此后,他的夫人也成了我的好朋友。她告诉我说:
“老郑现在悠悠哉哉,既经营者企业,又享受着生活,一家生活得乐滋滋,很好。”
,后悔一辈子
金斧子配资-金斧子配资官网-最大线上配资-配资炒股配资专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